老奶奶家中仿佛被一层厚重的阴霾笼罩,压抑凝重的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,
家中每个人都感到心头沉甸甸的。医生仔细诊断后,无奈地摇头,眼神中满是无力与惋惜,
隐晦地向家人暗示,是时候着手准备老奶奶的后事了。
依照当地由来已久、传承数代的民间传统,家人怀着悲痛万分的心情,
将老奶奶停灵在堂屋之中。堂屋内光线昏暗,几盏昏黄的油灯在微风中摇曳不定。
那盏象征着希望与守护的长明灯静静燃烧,豆大的火苗虽微弱,
却也寄托着家人对老奶奶无尽的不舍与牵挂。大家在这寂静的氛围中,
静静等待着那个无法避免、令人心碎的时刻到来,按照习俗,三天之后便要为老奶奶下葬。
停灵的第三天夜晚,夜彻底深了,村子沉寂得如同水底。除了屋外那不依不饶的风声,
刮得窗棂呜呜作响,再听不见半点活气。这风声也怪,时而像妇人抽泣,时而又拔高了嗓门,
尖锐得刺耳朵。守灵的家人围坐在棺材四周,眼皮沉得像是坠了铅块,却谁也不敢合眼。
熬了三天,悲伤和疲惫像潮水一样漫上来,又退下去,只留下满心的空落和对老太太的不舍。
几个人靠着墙根,脑袋一点一点的,强撑着精神。就在这时,
寂静中响起“笃、笃、笃”几声闷响。声音不大,却像锤子敲在每个人心上。
是从棺材里传出来的!一下,又一下,不紧不慢,带着某种固执的节奏。众人一个激灵,
困意霎时无影无踪,互相交换着惊恐的眼神,屋子里的空气仿佛瞬间冻住了,
寒意从脚底板直窜上天灵盖。有人嘴唇哆嗦着,想喊又喊不出声。“诈……诈尸了?
”不知是谁用气声说了句,更是让气氛紧张到了极点。2 诈尸惊魂夜慌乱之中,
离得最近的老三哆嗦了一下,推了推旁边的二儿子:“柱子,你,你去看看?
” 二儿子叫柱子,平日里胆子不算小,此刻也是脸色发白,咽了口唾沫,
壮着胆子往前挪了两步,脚下像踩着棉花。他刚把手颤巍巍地搭上棺材边,
那“笃笃”声猛地停了。死一般的寂静再次笼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