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相送来的密信却尽是些太庙香火、紫微星象、术士驱邪之类的荒唐言语。
这些装神弄鬼的勾当,他们当年可没少帮着操办,到底是真的假的,别人不知道,
他们还能不知道么。崔相莫不是老糊涂了,连这玩意儿都开始信了。
“铛——”就在这诡异的气氛达到顶点时,景阳钟突然敲响,
赵忠庆尖细的嗓音穿透殿宇:“陛下临朝——”随着唱名声起,十二对执戟郎分列两侧,
熏香的烟雾中,姜蕤身着玄色十二章纹冕服昂然踏进殿中。朝阳透过窗棂,
在她冠冕的十二旒玉藻上投下细碎金光。众臣屏息凝神,目送天子龙行虎步登上御座。
都知道天子今天要憋个大的,虽然不知道是什么,但不妨碍他们未雨绸缪。
因此三跪九叩之礼行得格外郑重,生怕一个不慎就成了杀鸡儆猴的那只鸡。
“诸位爱卿可有本奏?”天子清冷的声音刚落,殿中霎时陷入死寂。群臣个个低眉顺目,
安静如鸡,默契地没有一个人站出来。姜蕤凌厉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中诸臣,
只见有的臣子垂首盯着笏板,有的臣子低头盯着自己的靴尖,有的臣子额上冷汗涔涔,
捧笏的手都在微微发抖。所有人心里都只有一个想法:陛下您有话就直说吧,
虽然不知道要面对多大风浪,但您就直说吧。唯有三公昂首挺胸的站着,
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。他们知道,马上将要见证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变革。
“既然诸位爱卿都无本可奏......”姜蕤唇角微扬,声音却冷得像淬了冰,
“那朕倒是有几道诏书要宣。”来了,来了,他拎着大砍刀来了。随着天子玉手轻抬,
赵忠庆手捧明黄诏书趋步上前,高声唱道:“制诏——”。百官齐刷刷跪伏于地,
额头紧贴冰冷的金砖。老太监将诏书郑重交给御史大夫颜颂。颜颂肃然跪受,
朗声道:“门下接制,奉敕宣行!”“朕绍膺天命,统御万方,夙夜忧勤,惟念治国之道,
当因时制宜。旧制三公九卿,沿用既久,然事权涣散,政令壅滞,已非今日所宜。
”“今参酌前代良规,博采群议,更定官...